鋼材經過熱處理的高溫出來后,測它是否脫碳,我現在用的是工業酒精加硝酸,進行化學反應。但是我現在無法判斷是否脫碳,如圖,中間那排后兩個明顯一圈白的,證明脫碳,下面一圈有點灰,是算半脫碳嗎?有沒有大神給我科普下,謝謝了。
脫碳是鋼材的一種熱處理缺陷,鋼制件表面的脫碳會降低鋼的淬火硬度和耐磨性,而脫碳后任何熱處理狀態的鋼,其疲勞強度都會降低,除影響制件的力學疲勞性能,近年來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脫碳層的存在還影響制件的熱疲勞性能,如石楠楠人開展的表面脫碳層對H13鋼疲勞性能的研究就得到了脫碳造成材料表層碳含量的減少進而導致鋼的熱疲勞強度下降的結論,因此,受循環載荷的鋼制零件裝備都應盡量防止脫碳。
鋼的強度和耐磨性取決于組織中的碳化物。鋼表層碳含量的減少會降低表面硬度和強度以及耐磨性,影響機器零件壽命,在許多情況下還會降低鋼材的疲勞抗力。
鋼鐵加熱時,在鐵氧化的同時,碳也會氧化。鋼的脫碳建立在表面晶格溶入碳的氧化。依賴于周圍氣氛的碳勢,鋼的脫碳也可能和形成氧化皮無關。在熱處理過程中,鐵和碳的氧化一般都是同時發生。碳氧化形成CO和CO2的氣體產物,由于存在氧化皮、只有氣體產物自氧化皮逸出,才有可能形成脫碳,也就是說,當CO、CO2的平衡壓力足夠大到沖破氧化皮或氧化皮具有多孔性時才可能發生脫碳。
鋼表面碳的消耗要靠內部碳的擴散來補償,因此,鋼的脫碳過程由3個步驟組成:加熱介質中的氧輸送到鋼材表面,碳在氣體和鋼界面上交換和碳在鋼材內部的擴散。
碳在鋼內部的擴散是控制脫碳速率的最重要因素。經過一個短暫的起始段,脫碳層深度的變化便遵從一個對時間的拋物線規律。低碳鋼加熱到910 ℃以下表面呈鐵素體狀態,由于碳的溶解度極低,造成對碳擴散的較大位壘。加熱到910 ℃以上,全部轉變為奧氏體,會發生強烈脫碳。
當同時存在氧化脫碳時,初始形成的氧化相能防止脫碳。當溫度升高、CO-CO2平衡壓力增大、氧化皮附著力變弱或變為多孔狀時,脫碳現象才會明顯發生。
鋼中的合金元素通過以下方式影響脫碳過程:鐵素體-奧氏體轉變溫度的變化、碳在固溶體中的活動性、碳的擴散系數、所形成氧化皮的性質。隨著碳擴散系數的增大,脫碳程度增加;隨碳活潑性的增大,脫碳程度增加;隨鐵素體-奧氏體轉變溫度的提高,脫碳程度增加。
在鋼的氧化過程中,由于合金元素在氧化層-金屬界面上具有趨向金屬或趨向氧化層的不同表現,便使脫碳過程復雜化。在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時,碳化物自固溶體的脫溶速度也會對脫碳程度有影響。當合金元素作用比鐵小時,內氧化的可能性增大。在鐵被正常保護的條件下也會形成外氧化層。在形成外氧化層情況下,如果合金元素使氧化速率增大,在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下,脫碳層深度會減少。
脫碳層深度可直接用來表征材料制件表面脫碳的程度,因此對鋼及其制件表面脫碳層深度的測量一直是檢測人員及質量控制人員關注的重點。 目前,常用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方法主要有顯微組織法、硬度法、碳含量測定法種,由于鋼的脫碳關系到產品的質量和壽命,所以各國均很重視相關檢測方法的研究和檢測標準的制定,較為常見的脫碳層測定標準及其所規定的測試方法歸納如表1所示。
顯微組織法通常又稱為金相法、顯微測定法。材料及其制件存在脫碳情況時,從表面到基體的碳含量是變化的,因而其組織也隨之變化。顯微組織法正是利用該原理建立的,其觀察對象為微觀組織,觀察手段為光學顯微鏡。在實際操作中,將待測試樣的切斷面經過磨制、拋光、侵蝕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從表面到基體的組織變化,脫碳層測定界限為出現預期的組織變化處,如總脫碳層深度為與基體組織一致處,借助于測微目鏡或金相圖像分析系統測量其深度。
顯微組織法就同一脫碳層來說適用于測定材料或其制件完全脫碳層的深度及總脫碳層的深度;就所檢測的熱處理狀態來說主要適用于正火及退火狀態;就可檢測的制件來說適用于鑄造件、鍛造件或軋制件。對于一些難測的鋼種可參照特殊金相法解決,如在退火態下初生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等顆粒大小無明顯差異的高速工具鋼可參照гост 1763-68中的M2法(即ВД САД ОВСКИЙ法)或ASTM E1077-2001(2005)中所規定的J R POWELL法;對于奧氏體高錳鋼可參照ASTM E1077-2001(2005)中的A J SEDRIKS法;對于過共析鋼,針對所析出的碳化物,гост 1763-68中的M1法規定了網狀碳化物專用著色劑。
顯微組織法具有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對設備依賴小、對待檢試樣形態要求不高等優點。但該方法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不同水平的操作人員對組織出現變化時的界限判定往往并不一定能得到一致的結果。另一方面,因為顯微組織法適于觀察并測量脫碳層從表面到基體之間出現較明顯組織變化時的深度,而對出現部分脫碳的某一特定深度無法準確判定并測量;尤其對于球化退火態過共析鋼如不依賴定量金相技術,單純依靠測試人員判定則準確性不高。
硬度法是利用碳含量與熱處理后鋼的硬度存在相關性的原理來測定脫碳層深度的方法。其理論依據是淬火鋼的基體組織馬氏體的硬度隨碳含量的增加而增高,而從鋼件表面至基體因脫碳造成了碳元素的不同程度損失,不同脫碳程度區域其硬度值也不同。硬度法所測試的物理量為硬度值。主要測試手段為硬度計。硬度法主要分為用于篩選試驗的表面硬度法和用于脫碳層深度測量的顯微硬度法。
在實際操作中,表面硬度法為在試樣表面打硬度并與規范值比較而判定是否存在脫碳層或脫碳層是否符合要求;顯微硬度法為將待測試樣的切斷面磨制、拋光后,視具體情況需要選擇是否腐蝕,采用顯微硬度計脫碳邊緣向基體打硬度,界限為硬度平穩處或硬度達到規定值處,然后測量其對應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GB/T 224-2008中規定因淬不上火所以顯微硬度法對低碳鋼測試不準確,適用于“脫碳層相當深但和淬火區厚度相比卻又很小的亞共析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但因淬火馬氏體的碳含量約增至0.6%~0.7%后其硬度幾乎不再隨之增高等原因,所以該方法的應用范圍應盡量限制于亞共析鋼。
碳含量測定法是通過測定試樣不同層深處的碳含量來測定脫碳層深度的方法,是一種直接測量的方法。其測試對象為試樣表面不同層或從試樣的不同層采集的金屬屑,根據測試對象的不同主要分為兩種測試方法,測定試樣不同層表面碳含量的方法一般采取光譜分析法,采用銑切或磨削的方式將試樣加工至規定層深處;測定從試樣不同層采集的金屬屑來確定該層深處碳含量的方法一般采取化學分析法,采用銑切或鉆取的方式來獲得測試所需的金屬屑。在實際操作中將從不同層深處所測定的碳含量繪制成碳含量-深度曲線,從曲線上判定其不同深度處的脫碳情況。
碳含量測定法的特點在于其適用于各種鋼種,而不必考慮具體的組織及熱處理狀態,測試原理簡單明了。但該方法的不足之處也同樣明顯,首先該方法要求試樣具有規則的形狀以便于加工及檢測,如光譜分析就要求試樣為平面形式;其次,該方法的操作過程較復雜,且測定結果是整個檢驗面的平均碳含量對軸承鋼等要求檢測其脫碳最深處的碳含量來說是不適用的;再次,試樣加工中切削、磨削或鉆取的深度的精確度受試樣幾何形狀的影響及加工設備精度的影響較大,所以其測定結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較低。因此,該方法主要應用于科研領域。
熱電動勢法測脫碳層是基于Seebeck效應和Thomson效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測定方法。其測量原理為:當兩種不同導體構成回路時,若兩接觸面溫度不等,則該回路中將因溫差產生熱電動勢,而熱電動勢的大小取決于兩接觸面溫度差值及該兩種導體的屬性。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將其中一種確定的金屬制作為電極,另一種被測導體夾持于已知金屬電極之間,并加熱該被測導體與電極連接處之一端至固定溫度,則此時熱電動勢的大小僅取決于被測試樣的屬性。也就是說,若被測試樣為不同脫碳程度的鋼件,則熱電動勢也將不同,再與已知碳含量的標樣的熱電動勢值相比較即可得到待測試樣的碳含量,進而推知其脫碳程度。該方法的優點是判定便捷迅速,且對試樣的熱處理狀態及微觀結構不做限制,適于大批量同品種試樣的脫碳測定;其缺點是較為依賴標準試樣測試儀器。該方法在國內應用較少,相關的文獻報道也較為少見,對該方法感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東北大學梁連科等人利用熱電動勢法快速測定微碳鉻鐵中硅含量的研究報道。
由上述論述可以看出脫碳層測定方法具有多樣性,在具體開展特定鋼種的脫碳層測定時一定要結合鋼的種類、熱處理狀態以及測定目的來選取合適的脫碳層測定方法,最好在選取好測定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編制專用的測試規程,以最大程度地貼近實際測試的需要。
1) 鎳。在氧化層-金屬界面集中,對氧化速率無大影響,但會減少碳在表面層中的溶解,限制向外擴散,減少脫碳層。
2) 錳。溶入固溶體、FeO和Fe3O4層中,嚴重影響氧化層形成速率,少許影響脫碳,限制碳的活潑性,減少碳擴散系數。由于錳易從金屬表面蒸發,對脫碳的影響輕微。
3) 硅。集中在氧化皮中形成橄欖石狀化合物,減緩氧化層形成速率,使脫碳層加深。硅提高碳的活潑性,增大碳往氧化層-金屬界面上的擴散。硅影響的總趨勢是增加脫碳程度。
4) 鉻。形成尖晶石狀物或集中在氧化層,取決于其濃度大小??傏厔菔墙档脱趸俾?。形成穩定碳化物使碳化物分解變緩,在一般加熱溫度和時間下,碳化鉻可完全溶入固溶體。因此,鉻的影響是降低碳在固溶體內的活潑性,降低碳往表面的遷移速率。存在兩個相互矛盾的因素:低的氧化速率導致脫碳層的增加,而碳活潑性降低又導致脫碳層的減少。一般是后一因素占統治地位,最終使脫碳程度減緩。
為了避免機器零件的損壞或生產中出現次品件,必須在鋼的各個加工步驟中避免或盡可能減少脫碳。這就需要對各種成品或半成品零件脫碳要求的技術條件進行嚴格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