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賬號 | 忘記密碼
GB是由上貝氏體型鐵素體+小島狀組織(MA島)組成的,典型金相組織為不連續不規則小島分布于上貝氏體型鐵素體基體中。粒狀貝氏體的形成溫度是各種貝氏體轉變過程中最高的,其特點是碳的擴散系數較大,碳在奧氏體中能長距離地擴散,在低碳區形成鐵素體(α)相。條片狀α形成長大中,而碳則富集在小塊未轉變區域中,隨著原組織中碳含量增加,在隨后快速冷卻中,部分轉變為馬氏體及貝氏體等組織,并部分殘留為室溫下的奧氏體,這些區域就成為粒貝中的小島,在管線鋼中被稱為馬奧島(M/A)[10]。
GB為中溫轉變產物。只是形成溫度稍高,組織形態稍有差異,內部基體上分布著粒狀或等軸狀的組織。連續冷卻條件下GF的形成同樣有一溫度區間。較高溫度下形成的GF組織中,鐵素體的亞結構不呈板條狀。而是等軸亞晶,基體上的島趨于無序分布。較低溫度下形成的GF組織中鐵素體亞結構為板條狀,基體上的島分布于板條間,較為有序。應當指出,很多貝氏體研究學者認為較高溫度下形成的GF是通過塊狀轉變得到的,應稱之為粒狀組織;較低溫度下形成的GF是通過切變機制得到的,可稱為粒狀貝氏體。研究認為粒狀組織往往粗大,對強度和韌性不利,而粒狀貝氏體則有較好的性能[11]。
粒狀貝氏體是低、中碳合金鋼在正火后、熱軋空冷后或在焊縫熱影響區中由于連續冷卻會得到粒狀貝氏體組織。
低、中碳合金鋼在正火后、熱軋空冷后或在焊縫熱影響區中由于連續冷卻會得到粒狀貝氏體組織。一些低合金高強度鋼在等溫冷卻處理時也可以得到粒狀貝氏體組織,但其等溫溫度必須稍高于上貝氏體的形成溫度而又低于珠光體轉變溫度。粒狀貝氏體研究不多且比較晚。開始時定義粒狀貝氏體是由較粗大的塊狀(等軸狀)的鐵素體加富碳奧氏體區組成.其中的奧氏體區一般呈顆粒狀,故此得名為粒狀貝氏體。
一般定義為,在鐵素體基體上分布著孤島狀的M-A組元
大塊狀或條狀的鐵素體內分布著眾多小島的復相組織。過冷奧氏體在貝氏體轉變溫度區的最上部的轉變產物。剛形成時是由條狀鐵素體合并而成的塊狀鐵素體和小島狀富碳奧氏體組成,富碳奧氏體在隨后的冷卻過程中,可能全部保留成為殘余奧氏體;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物(珠光體或貝氏體);最可能部分轉變為馬氏體,部分保留下來而形成兩相混合物,稱為m-a組織。